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,助你圆梦!

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-教育学院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党建工作 > 学团工作

暑期“三下乡” ||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“红烛星火筑梦井冈,教育赋能乡村振兴”社会实践活动

管理员2025-06-26103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扎实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6月26日,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行知实践队走进井冈山实验学校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,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,助力乡村儿童追逐梦想。


防溺知识进课堂,安全意识驻心间

在井冈山实验学校二年级四班,实践队采用互动游戏、情景模拟等趣味教学法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。队员们借助卡通图片,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“六不准”知识,着重强调“不私自下水”的重要性。“发现有人溺水,自己不会游泳应该怎么办?”……在知识竞答环节,学生们踊跃举手、积极抢答,现场气氛热烈。实践队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,剖析溺水事故的成因及后果,并传授“呼救、抛物、报警”等科学救援方法,引导孩子们树立“珍爱生命,预防溺水”的理念。课程尾声,全体学生在实践队队员的带领下,高声宣读防溺水“六不准”。


心理健康教育,呵护青春心灵

“心理健康教育,呵护青春心灵”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园展开。实践队从“心灵初认识”入手,深入浅出地阐述心理健康的定义,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内心世界。活动中,“房树人测试”环节备受关注,让学生直观感受绘画与内心情绪的关联。借助“情绪温度计”理论,队员们分享应对消极情绪的实用方法,传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沟通技巧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,学生们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,掌握情绪调节和人际沟通技能,为青春成长注入温暖力量。


诗词古韵赏析,传承文化之美

在古诗词鉴赏课堂上,同学们跟随实践队队员走进《咏柳》的诗意世界。多媒体展示的春日柳树画面,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婀娜多姿。实践队队员逐句解读,剖析“碧玉妆成一树高”中精妙的比喻手法,品味诗人用词的匠心独运,同学们踊跃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,在背诵环节,多位同学自信上讲台,清晰流畅地背诵赢得阵阵掌声,让古诗词的韵味在孩子们心间流淌。


毛笔书写课堂,墨香传承文化

在井冈山实验学校二年级三班,通过沉浸式教学带领学生感受传统书法魅力,细致讲解“点、横、竖”等基础笔画,结合“逆锋起笔、中锋行笔”的传统技法,将书法艺术化作生动的语言,并通过“五指执笔法”的现场示范,让学生们直观掌握握笔姿势与运笔技巧,引导学生在书写中感悟“一撇一捺见风骨”的文化精髓。在互动环节中,孩子们争相上台书写自己的名字,活动现场墨香四溢,宣纸上的横竖撇捺虽显稚拙,却透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。


精准掌握推普实情,深化教育服务功能

实践队通过线下访谈与线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,对井冈山实验学校及周边农村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系统调研。调研发现,当地群众普通话普及率显著提升,62.3%的受访者日常使用普通话,82.9%的人群能听懂普通话。受访者普遍认为,普通话推广有效促进了城乡交流、农产品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,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。

针对农村群众语言需求,实践队开展“推普技能+”培训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教学等形式,教授常用生活用语和应急表达能力。同时,结合“典耀中华”读书行动,同井冈山实验学校师生与学生共同诵读红色经典,传承革命精神。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:“未来将持续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服务结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。”


此次“三下乡”支教活动,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行知实践队用知识传递温暖,以行动点亮希望,助力乡村儿童拓宽视野、增长见识,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,也让“三下乡”精神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熠熠生辉。